首页 资讯 正文

知否知否?老长沙顶流豆腐店曾在幸福桥

体育正文 107 0

知否知否?老长沙顶流豆腐店曾在幸福桥

知否知否?老长沙顶流豆腐店曾在幸福桥

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3日讯(全媒体记者 李卓)幸福(xìngfú)桥有口鸳鸯井,昔年老长沙顶流豆腐店都开在井边(jǐngbiān);长沙县曾“有县无城”,县政府竟在潘家坪……这些长沙城北的老掌故,恐怕连老(liánlǎo)口子也难知晓。为激发居民文化认同,赓续(gēngxù)城市红色历史文化,开福区新河街道幸福桥社区邀请(yāoqǐng)文史专家、湖南文史研究馆(guǎn)馆员陈先枢为居民讲述社区前世今生,学史增信让幸福桥的街坊“更幸福”。 长沙人都晓得白沙井好井泡好茶,知否知否,幸福(xìngfú)桥(qiáo)的鸳鸯(yuānyāng)井打出好豆腐?“幸福桥是真有桥,原名福寿桥,距古井鸳鸯井很近。”从社区地名(dìmíng)开始,陈先枢揭开了历史(lìshǐ)尘封中的幸福桥“身世”。幸福桥原是长沙北郊十涧头上一座便桥,抗战期间备受日军轰炸,1949年后经历兵燹,石桥只剩几块麻石。 幸福桥附近的鸳鸯(yuānyāng)井(jǐng)原是开福寺十六景(jǐng)之一,因有两个(liǎnggè)并列较大的泉眼,俨然一对佳偶,故名鸳鸯井。井水有多好?明崇祯《长沙府志》载:“鸳鸯井,县学后,清冽甘美,汲者如市……”这么好的井水当然(dāngrán)有商机,精明的长沙人在井边开了几家豆腐店,都用鸳鸯井水打豆腐,相当好吃,成了当年的顶流“网红”。 长沙(chángshā)县政府旧址也是一块“飞地”,其建筑群被列入长沙市第四批历史(lìshǐ)建筑名录。陈先枢告诉(gàosù)街坊们,社区潘家坪路108号长沙县府旧址红砖清水墙建筑群,采用眠砌(qì)与斗砌传统建筑工艺,体现(tǐxiàn)了近现代湖湘典型历史建筑特征,直到1996年迁至新建县城星沙,才结束“有县无城”的历史。 幸福桥社区0.97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,竟集中了鸳鸯井、福寿桥遗址、长沙县政府旧址(jiùzhǐ)、秋收起义策源地沈家大屋(dàwū)、苏式(sūshì)老粮仓等(děng)五处重点历史文物遗迹旧址。社区党委书记周平告诉记者,希望能以文史讲座帮助居民将所学、所感、所悟传承播散,接下来社区将策划以小剧场(xiǎojùchǎng)历史情景剧、VR技术等手段,让尘封的历史“活”过来、动起来(qǐlái),成为社区治理创新的文化品牌。
知否知否?老长沙顶流豆腐店曾在幸福桥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