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南湘潭:这场活动,既有趣又有料
湖南湘潭:这场活动,既有趣又有料
湖南湘潭:这场活动,既有趣又有料
晨曦中俯瞰(fǔkàn)湘潭城区。
带娃还是上班(shàngbān)?这是很多“宝妈”面临的一道选择题。
而湘潭县易俗河镇瓦屋湾(wān)社区居民刘耀平的答案是“既带娃,又上班”。她的“底气”来自(láizì)于离家近、工作时间相对弹性的“妈妈岗”。
如今,这位34岁(suì)的“宝妈”在照顾两个年幼孩子的同时,还能轻松应对一份(yīfèn)月薪超5000元的主播工作。
目前,湘潭市20至45岁的(de)(de)育龄期女性(nǚxìng)共有39.95万人,占全市女性人口总数的29.75%。像刘耀平这样的“宝妈”不在少数。
去年,湘潭市妇联联合市人社局、财政局等部门,出台了(le)《湘潭市支持女性创业(chuàngyè)就业10条(tiáo)措施(2024-2027年)》,明确将“妈妈岗”纳入就业优先政策框架。同时,妇联干部走访(zǒufǎng)了大量企业,鼓励和(hé)引导用人单位合理设置“妈妈岗”,打造15分钟灵活就业圈。
通过梳理,湘潭市目前建立起“企业用工需求清单”和(hé)“女性求职信息库”,有53家企业纳入“妈妈岗”用人单位统一名录,涉及餐饮(cānyǐn)、家政、直播、手工(shǒugōng)制作等领域。
事实上,长期以来,湘潭市通过政策(zhèngcè)赋能、金融支持、精准招聘、技能培训、调研问需等多维发力,早已形成(xíngchéng)了(le)一批促进育儿妇女实现充分就业的“妈妈岗”,不断探索具有湘潭特色的妇女创业(chuàngyè)就业新路径。
近日,湘C君走访了湘潭市多家提供“妈妈岗”的企业,探寻(tànxún)促进育龄女性(nǚxìng)充分就业的湘潭“密码”。
让“宝妈(bǎomā)”带着技能上岗
技能(jìnéng)培训,是很多“宝妈”重返职场的必经之路。
对此(duìcǐ),湘潭市妇联联动巾帼家政龙头企业(lóngtóuqǐyè)、零工市场推出(tuīchū)“订单式”“场景化”培训(péixùn),建立“培训-考证-上岗”闭环机制,让宝妈“带着技能上岗”。今年以来,全市培训“宝妈”500余人,取证率达85%,就业率达92%。
“宝妈”金凤,是雨湖区九华街道(jiēdào)将军渡社区居民,长期依赖丈夫在外打零工(dǎlínggōng)的收入生活(shēnghuó)。目前,夫妻育有一双孩子,分别仅有5岁和8岁。
一年前,金凤经过免费培训,成为了湘潭市一屋人(rén)家政服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一屋人家政公司”)员工。她通过(tōngguò)公司的派单或在平台上自主接单,选择自己能(néng)在闲暇时间完成的保洁工作,遇到特殊情况还可以和(hé)客户协商工作时间。
“现在既能照顾家里(jiālǐ),一个月还有(háiyǒu)3000多元的收入,减轻了孩子爸爸的负担,感觉比以前充实多了。”金凤说。
湘潭一家长者康养中心正在为老人庆生(qìngshēng)。
一屋人家政公司成立于2015年,其前身是将军渡社区居委会为解决妇女(fùnǚ)就业、满足附近需求的家政服务队,最初的保洁队伍(duìwǔ)仅有(yǒu)5人。
如今,在各级妇联组织(zǔzhī)的支持(zhīchí)下,一屋人家政公司主营保洁和养老两大业务板块,拥有一家(yījiā)养老中心,正式员工超过280人,另外招募有200多名临时工作人员(gōngzuòrényuán)。该公司80%的员工为女性,其中65%以上是12周岁以下孩子的“宝妈”,其年产值已超1000万元(wànyuán)。
“除了家政服务、开荒保洁(bǎojié)、物业保洁、养老服务等常规业务外,我们还承接了部分特困‘三无’老人的(de)照料服务。”一屋人家政公司负责人杨文利介绍,公司所有家政服务员工信息全部纳入了商务部的家政服务业(fúwùyè)信息管理平台,实现(shíxiàn)可管、可查、可监督。
让“妈妈岗”成为“妈妈港(gǎng)”
设置“妈妈岗”,就是方便从业女性工作和育儿(yùér)两头顾、两不误。
为了让“宝妈”工作无牵挂,位于湘潭县杨嘉桥镇金农(jīnnóng)街的湘潭天乐玩具(wánjù)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天乐玩具”)费尽了心思。
天乐玩具采用“培训+带娃上岗”模式,在(zài)工厂设置托管区域,帮助“宝妈”在培训或工作时间段托管孩子,并执行弹性上下班制度(zhìdù),让(ràng)宝妈无忧工作。
今年46岁的(de)陈鑫,是雨湖区长城乡犁头村村民(cūnmín),已在天乐玩具工作了(le)13年,两个(liǎnggè)孩子一个上大学、一个上初中。“是公司照顾了我们母子三人10多年……”她介绍,从以前只能在家种地,到现在(xiànzài)在家门口上班,每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,“生活有盼头,工作也安心了”。
天乐玩具生产(shēngchǎn)的毛绒玩具。
杨勇与张向军夫妻俩是天乐玩具(wánjù)的老板,也是雨湖区长城乡犁头村村民。两口子早年(zǎonián)外出打工、贩卖玩具,后来返乡创业,吸纳了不少周边妇女(fùnǚ)就业。
杨勇介绍,毛绒玩具(máoróngwánjù)加工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,也很适合(shìhé)女性(nǚxìng)就业。目前,他和妻子在全市开了5个厂,210多名员工中95%为女性,“宝妈”占比超过80%。
“我们(wǒmen)刚开始就是请了几个女性亲戚来上班,现在的员工(yuángōng)也大多是周边的女性。”张向军(zhāngxiàngjūn)说,公司不断调整管理模式,让员工可以兼顾工作和家庭,“我也是宝妈,自然了解宝妈的不易”。
“我们5个厂分散在湘潭县和湘乡市的乡镇,就是为了满足员工就近就业(jiùyè)的需求。”杨勇告诉湘C君,他以前也考虑过将(jiāng)企业搬进园区,“但那样无法(wúfǎ)实现员工就近就业的意愿,我们还是决定继续跟(gēn)麻将馆‘抢生意’”。
“让宝妈们安心工作,也(yě)是企业长足发展的需要。”杨勇表示(biǎoshì),公司将在企业文化、团队建设、后勤保障等方面继续(jìxù)发力,努力让“妈妈岗”成为“妈妈港”。
“妈妈岗”瞄准新兴(xīnxīng)业态
随着直播电商、社群(shèqún)运营等新业态的兴起,其弹性工时、就近上岗的特点(tèdiǎn)成为“宝妈”们就业新渠道。
今年,湘潭市妇联开发了“数字技能”课程,联合市委人才办、市乡村振兴培训学院举办女性创业就业(jiùyè)技能培训班,让70余名宝妈通过直播带货、拍摄短视频等(děng)方式(fāngshì)增收。
“莲小妹(xiǎomèi)”正在直播卖湘莲。
湘潭县花石镇的“90后(hòu)”宝妈李俊,也是一位返乡创业(chuàngyè)青年。她(tā)凭借在外做电商的经验,2018年回到家乡尝试拍摄短视频(shìpín),并在多个短视频平台开设账号,做起了湘莲直播带货,创建了“莲小妹”直播品牌。
虽然她(tā)的湘潭莲小妞农产品有限公司目前只有(zhǐyǒu)12名员工,但除了她的丈夫外(wài),其余员工全是公司附近小区的“宝妈”。6名常驻主播以4小时为单位轮流出镜,月薪均在5000元以上。
刘耀平(liúyàopíng)就是“莲小妹”中的一位。“公司离家只有几百米,每天7点多送两个孩子上学,下午(xiàwǔ)4点多就可以下班接孩子们放学,家里有事还可以临时换岗。”对于(duìyú)这份工作,她(tā)非常满意,“照顾了家庭,还体现了自己的价值,我对未来很有信心。”
李俊表示,“直播+助农”融合发展模式,既是打通农产品产供销的最后一公里(gōnglǐ),也希望能打通“宝妈(bǎomā)”就业的最后一公里。
事实上,为解决(jiějué)宝妈求职“信息差”与(yǔ)企业用工“匹配难”,湘潭市妇联(fùlián)联合市人社局打造“线上+线下(xiànxià)”双轨招聘平台,在全省创新发布“妈妈岗”招聘信息,实现企业岗位需求与宝妈就业需求的精准对接。
招聘会上,一位带着(zhe)孩子的“宝妈”正在应聘“妈妈岗”。
今年以(yǐ)来,湘潭市以“春风行动”为载体(zàitǐ),线上发布“妈妈岗”专场招聘12期(qī),近100家单位提供就业(jiùyè)岗位数量9346个,实现“宝妈”足不出户投递(tóudì)简历;线下在零工市场设立“妈妈岗”服务(fúwù)驿站,举办女性人才专场、“妈妈岗”专场招聘会43场次,提供就业岗位数量19566个。目前,通过线下招聘会签订就业协议的女性达1505人。
湘潭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从健全“妈妈(māmā)(māmā)岗”岗位供给长效机制、强化“妈妈岗”企业示范引领、打造“妈妈岗”就业基地(jīdì)试点和加强“妈妈岗”的劳动保障监察四个维度,推动“宝妈”就业服务提质增效,让(ràng)“宝藏妈妈”成为新时代女性发展的亮丽名片。
从“围着家庭转”到“职场绽光彩”,“妈妈岗”不仅是就业岗位的(de)创新,也是支持生育的表现,更是一座(yīzuò)城市的温度。
充分释放女性价值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,而“妈妈岗”则是让“宝妈”们重返职场,兼顾实现(shíxiàn)个人社会价值和家庭需求(xūqiú)的全新探索(tànsuǒ)。
“妈妈岗”在这片(zhèpiàn)红色(hóngsè)大地遍地开花,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责任和担当。
我们有理由相信,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,“妈妈岗(gǎng)”这一就业模式将在不断探索中(zhōng)逐步完善,“妈妈岗”也将真正成为“妈妈港”。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